您所在的位置:
 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人文历史 > 古代婚俗制度:中国五千年的婚姻演变

古代婚俗制度:中国五千年的婚姻演变

2011-1-24 2:00:00   网友评论来源:雅虎文化  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  

  在秦代,儒家礼教在婚姻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,要求男女授受不亲,婚姻要尊父母之命、媒妁之言,对女子进行严格控制。《礼记·内则》、《礼记·曲 礼》上有种种琐屑的规定,一个家庭的夫妻及男女成员从住所、用物都要分开使用,更不许互相接触,“叔嫂不通问”,禁止“诸母”给子侄洗下衣,以免产生邪 念。在家庭结构上,将原来的家族制分解成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。“有二男以 上不分异者,倍其赋”。家庭以自身利益为转移,巩固了私有制,树立了“臣事君”,“妻事夫”,“子事父”的三从观念,妻子在小家庭中没有独立的地位。

  汉承秦制。西汉王朝提倡建立“五口之家”,“百亩之田”的小农家庭,即以夫妻为主体的个体家庭,或者是父母与一个已婚之子组成的家庭。先秦典籍 中虽有男子三十而娶,女子二十而嫁的说法,然而,汉代人实际的结婚年龄则比较小。汉高祖死,惠帝继位,只十六七岁就立了皇后(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)。媵 妾制在秦汉以后变成封建帝王的后妃制。汉武帝时,后宫中从皇后、夫人以下分为14个等级。西汉末期,王莽托古改制,纳杜陵史氏为皇后,设3夫人、9嫔、 27美人、81御人,共120人。汉代聘娶婚中,聘礼与媒人占有重要地位。聘娶婚是以家长买卖、包办儿女婚姻为特点的婚姻制度,也称“买卖婚”与“包办 婚”。买卖婚即男方要用一定数量的聘礼,等价交换出嫁的女子。据《东汉会要·礼四》中说,桓帝聘大将军梁冀的妹妹为皇后,“悉依孝惠帝纳后故事,聘黄金2 万金,纳采雁璧乘马束帛,一如旧典”。结婚本是喜事,但汉代民间沿袭着古代“三日不举乐”的风习,据说是表示嫁女对父母的思念。到汉平帝元始三年,刘歆才 奉命正式制定了汉代婚礼,规定“四辅、公卿、大夫、博士、郎、吏家属皆以礼娶,亲迎立轺并马(俪马,即双马)” (《汉书 · 平帝纪》)。

  媒人是在一夫一妻制形成后才出现的。最早的媒人大都是本氏族中享有威信的长者,受到人们的尊敬,古代的祭祀“神媒”曲折地表达了人们对她寄予 “联婚姻、通行媒”的美好愿望。到了秦汉以后,媒人成了体现家长意志的代理人。《诗经·豳风·伐柯》说:“伐柯如何,匪(非)斧不克。娶妻如何? 匪媒不得。”可见媒人在缔结婚姻中有特殊地位。媒人分官媒、私媒两种,《周礼·地官·媒氏》说的“掌万民之判”的“媒氏”,与《管子·入国篇》中“凡国都 皆有掌媒”、主管“合独”的媒妁都是官媒。《战国策·燕策》:“周地贱媒,为其两誉也。之男家曰女美,之女家曰男富”的贱媒则属私媒。

  封建包办婚姻派生出指腹婚与冥婚习俗。《后汉书·贾复传》记载,汉光武帝对贾复说:“闻其妇有孕,生女邪,我子娶之;生男邪,我女嫁之,不令其 忧妻子也。”这是封建家长包办子女婚姻的极端形式,胎儿还在母腹,便由家长为他(她)预定婚约。汉武帝刘彻很小的时候,他的姑母便带着自己的小女儿阿娇来 看望他,逗他说把阿娇许给他做媳妇。刘彻以为阿娇可以做游戏的小伙伴,就回答说:“若得阿娇,当以金屋藏之。”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了金屋藏娇的成语。冥婚则 是指死人结婚的习俗。曹操爱子曹冲死后,曹操聘甄氏之亡女,与子合葬。

  汉代统治者为了增殖人口,发展生产,鼓励多生育。汉高祖七年,“令民产子复勿事二岁”。东汉章帝元和二年,下诏规定:“人有产子者,复勿算三 命。今诸怀妊者,赐胎养谷人三斛,复其夫勿算一岁。”由于统治者的提倡,人口速度增加,刘邦和他两个哥哥的后代,至西汉末年,已繁衍到10万多人(《汉书 · 平帝纪》)。两汉的皇帝,妃嫔的数目都很多。众多的妃嫔居住在后宫用宦官来照管。到东汉,任用宦官已成定制,宦官的数量空前增多。一些有权势的宦官,竟也 娶妻纳妾,甚至妻妾成群,这是婚姻发展史上的怪胎。

【分页导航】
   [编辑:逯博]
查看更多评论>>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本文关键字婚姻